<i id="1saxr"></i>

<i id="1saxr"></i>

<i id="1saxr"></i>

新房改大方向:多主體供應 多渠道保障 租購并舉

發布日期::2017-12-22瀏覽次數:11127

摘要:新房改大方向:多主體供應 多渠道保障 租購

新房改大方向:多主體供應 多渠道保障 租購并舉

任何關心2018年中國經濟趨勢的朋友,都不會忽略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。任何關心2018年中國房地產走勢的朋友,也不應輕忽這個重要會議的公報。

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重點工作時,和前兩年一樣,有關房地產工作的表述,也是單列一個部分,即第七部分:

“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。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,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,支持專業化、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。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,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,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,實行差別化調控?!?/span>

十九大報告有關住房制度的表述是:“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”,與上文表述只有一字之差(“供給”改為“供應”),意思則完全一樣。

也就是說,中央要求加快建立的住房制度,定位已經非常明確,即,多主體供應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購并舉。如何理解這三句話?

“多主體供應”,從土地供應的角度看,除了國有建設用地,增加了集體建設用地。國有建設用的出讓主體是各地政府,集體建設用地的出讓主體是村集體。另外,有些城市還鼓勵國有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保障房,算“半個主體”。

“多渠道保障”,從保障性住房的角度看,與上述供應主體相關,除了各級政府提供的保障房這個主渠道,還增加集體建設用地建設地租賃住房。國有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的保障房,也是補充渠道之一。當然,從普通商品住房的角度看,熱點城市須保障供應,也是各地政府的責任。

中央有關住房制度表述最大的變化,還是對租賃住房的強調。從近幾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公報看,沒有哪一次像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樣,將發展住房租賃及其市場機制提升到如此重要的地步。

事實上,2017年中央和地方出臺的住房租賃政策,不僅比過往任何一年都要多,也更全面,更具體。專家們常說,房地產市場與政策密切相關。從政策出臺的密度、強度和高度說,住房租賃已絕不僅僅是政策信號的問題了。

此前我們記者也報道了,11月以來,幾大國有商業銀行,以及部分股份制銀行,都已在多個省、市與當地政府和知名企業,簽訂了巨額的戰略合作協議,承諾計劃投資于發展租賃住房的資金,動輒數百億甚至數千億。

一批知名企業也已迅速布局。萬科、龍湖、鏈家、世聯行、旭輝等企業,均宣布已經或將在長租公寓囤積重兵。據媒體報道,萬科的長租公寓品牌泊寓,計劃到2018年拓展45萬間,遠期規劃則計劃提供100萬套公寓,年收入達到155億元。

最令我驚訝的,是碧桂園。12月20日,碧桂園正式發布了長租公寓品牌“BIG+碧家國際社區”,宣布未來三年將以集體建設用地、自持用地以及收并購用地等方式,提供100萬套租賃房源。3年100萬套,這是什么樣的速度!

常常聽專家說,以目前的投資收益比,建設長租公寓甚至普通租賃住房,“算不來賬”,很長時間都難以盈利。以此觀之,銀行也好,房企也好,斥巨資投入租賃住房,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戰略進入。龍湖稱長租公寓“三年不打算盈利”,可能就是這個意思。

一位銀行行長的話啟發了我。他的大意是,如果是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的租賃住房,投資回報率就可能達到5.5%。也就是,如果土地成本降下來,收益率就能提上去。我們注意到,上海出讓的幾幅全自持地塊,土地成本每平方米只有幾千塊,這種土地建設的租賃住房,收益率應該是有保障的。

另一方面,如果資金成本能降下來,收益率也可提高。比如,如果能吸引險資進入,資金成本是不是可以降下來?再比如,住房租賃項目允許發行真正的REITs,或者國家給予其一定的稅收優惠,收益率也會提高。

今年是住房租賃市場的政策年。我個人相信,隨著政策進入全面實施階段,不管是租賃住房的金融創新,還是稅收、資本領域的創新,都是可以期待的。

中央定調,新房改的大方向已經相當明確。住房租賃的重要性,無論怎樣強調都不為過。資本、機構、企業,可以行動起來,不必再等了。

相關閱讀

0條 [查看全部]  相關評論

推薦圖文更多..

最新資訊

熱點樓盤更多..

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

<i id="1saxr"></i>

<i id="1saxr"></i>

<i id="1saxr"></i>